一、行业动态
(一)国网安徽电力山区智慧配电网试点项目在潜山市投运
1月27日,安徽潜山市供电公司在天柱山景区建设的智慧配电网完成调试并投运,这是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山区智慧配电网试点项目。该景区周边民宿、商超、农家乐较多,用电负荷峰谷差大、波动明显,原有的2条10千伏配电线路受地形限制,无法与周边线路联络,存在停电风险。5~10月,潜山市供电公司对10千伏天柱山05线进行了改造升级,部署了3个无人机机巢,实现了全线路的无人机“蛙跳式”自主巡检。安装了14台具有行波测距功能的智能开关,可精准定位故障区段并“指派”无人机巡检。此外,还安装了智能覆冰监测预警和在线微拍装置,全天候监测线路运行状态,实现隐患预警,提升线路运行风险防控能力。该公司还采用了新型低压智能开关和构网型变流器提升供电可靠性。新型开关内置电池,在失电状态下能维持设备工作20分钟以上;构网型变流器能实现微网系统的主动自治控制,停电时让微网系统带负载自动恢复供电。该公司同步开发了智慧配电网数据控制平台,综合研判负荷类型、保供任务、储能装置剩余电量等信息,识别不同客户的用电负荷数据特征,自动生成保电方案,辅助供电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来源:国家电网报)
(二)蒙西电网通过全自动自愈功能实现负荷切改
近日,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地区10千伏巴音敖包线联络开关正确合闸,标志着蒙西地区首次运用配电线路全自动自愈功能实现“分钟级”负荷切改工作。
配电线路自愈技术被誉为电网的“免疫系统”,能自动检测故障并隔离,迅速恢复电力供应,大幅提高供电可靠性。内蒙古鄂尔多斯供电公司通过将配电网倒负荷操作与自愈保护技术结合,操作效率提升了95%以上,停电时间由数十分钟缩短至2分钟内,实现了“分钟级”负荷切改,客户“零感知”,且操作准确性达到100%。(来源:新华网)
(三)南方电网首个配电网分布式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工程在广西投运
近日,南方电网首个配电网分布式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工程在广西宾阳县建成投运。该工程将钠离子电池储能与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结合,提升了台区供电能力、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承载能力,为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提供了创新路径。台区作为配电网末端直面用户的服务节点,近年来面临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严峻挑战,其功能逐渐由单纯接受和分配电能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的关键载体。
分布式储能技术在农村配电网台区的应用为农村地区应对春节用电高峰、保障全时段电力供应、充分消纳清洁能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项目不仅能有效解决迎峰度冬期间台区负荷难以精准预测、供电裕度不足、可调节性差等问题,也将大幅提升农村配网台区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能力,发挥分布式电化学储能主动支撑优势。
接下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推广分布式新能源“四可”(可观、可测、可调、可控)、配网柔直、车网互动等新技术,强化城乡配电网供电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支撑广西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来源:新华网)
(四)沈阳供电公司:数字化配电网为城市发展注入“电动力”
2023年1月~今年9月,沈阳供电公司将数字化手段融入传统配电网业务,聚焦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优化配电网生产作业模式、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方面,利用数字孪生、“电网一张图”、业务中台等技术,围绕4个建设领域、13个建设方向,全面开展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初步建成智能弹性、互动柔性的现代配电网。
设备运行实时感知,主动预防效果明显。为保障配电电缆安全运行,沈阳供电公司着力建设配电电缆精益化管理系统,在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130千米的电缆隧道内安装8类822套感知装置,绘制电缆沿线地理图92张,通过推广配电电缆数字化管控、资源静态一张图、态势感知一张图等微应用,实现电缆隧道集中监控、立体巡检、实时感知、外力破坏从人防到技防的升级,实现故障“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
“数智大脑”聚合管控,保电资源配置精准。重要活动保电平台是沈阳供电公司以简约实用为目标,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方法,依托“电网一张图”,聚合了客户信息、电网信息、气象信息等数据建设的平台,可以结合不同活动的用电需求,智能生成差异化保电方案,实现保电全过程、全方位协同可控。
合环转供策略推演,线路负荷一键转供。10月18日,辽宁沈阳供电公司运检管理专责通过不停电合环转供策略推演系统,选取即将开展检修作业的10千伏线路,自动推演出检修期间合环转供方案。该公司通过预设未来10千伏线路故障或导入计划检修方式,结合物理电网设备台账、运行数据、检修计划等数据,仿真并推演生成多目标维度下包括合环转供在内的负荷转供方案,并进行安全稳定校验。运检人员还能通过计算合环点馈线和环路设备的暂态、稳态潮流电流,判断合环操作对线路运行的影响,识别无法合环的操作,确保合环操作后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通过构建虚实互动安全可靠的配电网合环转供调控流程以及‘先通后断’方式转带负荷,提升配电网运维的流程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来源:国家电网报)
本文仅为学习交流,向原作者致敬!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